陈少宝
我大胆推测,他自己对自己的那个病, 或者对他自己的生命 有可能已经有另外的一些想法的时候, 我想正常地都希望将自己可以写得到的, 又或者说的到留得下的尽量留下去, 我想这也是reactionary, 举我做例子吧,譬如说我到了一个比较像, 人生很低潮的时候, 我想如果我在这个低潮的时候有创作的欲念的时候, 我肯定希望自己全部做完, 我想自己全部想完, 我不想别人再来给我做,
那么就找当天我介绍的给他, 他有一点点抗拒的Alfred, 但后来就成了他很好的朋友,音乐上的朋友, 他让Alfred来找我, 他说“喂,你现在话事了喔,哥哥有没有兴趣签回去?” 我说,“当然好啊,总言之你是不是愿意过来啊?” “过啊,我肯定愿意啊。大家一直合作过。” 其实有一点点好像新艺宝的翻版一样, 也是很快地就出了新碟了,《左右手》, 接著bliyong,又开始卖了,销量又很好了,
那所以基本上,我只可以在他们开碟之前, 我给一点所谓自己的advice(建议)给他们, 他跟不跟我也很难control(控制)的, 因为那合作形式不一样了。 在新艺宝的时候呢,他是我的歌星, 好多东西我们可以直接开会,直接讨论, 而在环球的时候呢,我是买他的音乐回来的, 然后透过我的marketing(营销),去推广他的音乐, 那所以已经参与是低很多。
(关於哥哥和黄耀明以及他们的《Crossover》) 这个碟如果从音乐的角度开说呢,是真的(值得)骄傲的, 第一,他们两个人其实很合拍,两个人非常之非常之有默契, 第二,差不多可以说是哥哥试新嘢的最后一张, 第三,也是在当时歌坛里面没什麽人会做大胆嘢。 反而呢,看回我们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 其实很多人会做些比较特别的唱片,大胆点的唱片, 不知为什麽到了那个年头呢,个个都很play
马来西亚歌手兼音乐制作人。他是马来西亚新生代著名创作型艺人之一,并且自9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歌唱界。他的歌涵盖了多种风格包括流行、摇滚等。他也是许多乐手和粉丝口中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