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讲不出再见》的旋律在吉隆坡的街头响起,一群华人青年不约而同地跟唱;曼谷的夜市里,粤语歌词与泰式风情的碰撞竟毫无违和;新加坡的KTV包厢中,这首歌常年霸占点唱榜前十。这一幕幕场景,不仅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回忆杀”,更是港乐文化输出的鲜活印证。从1994年谭咏麟唱响这首经典,到30年后它仍在东南亚焕发生机,背后是一条跨越时代与地域的传播轨迹,也是一场关于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的无声对话。
一、香港流行音乐: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脐带”
上世纪70至90年代,香港作为亚洲文化枢纽,其影视、音乐产业辐射整个东南亚。彼时,东南亚华人社群正经历身份重构的阵痛——既需融入本土社会,又渴望保留中华文化根基。港乐以其兼具现代性与东方美学的特质,成为连接两端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