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年音乐会是华语乐坛最具仪式感的视听盛宴,而卓依婷与韩宝仪作为跨时代的经典歌手,其演出不仅承载着观众的情怀,更考验着现场音响系统的专业水准。一场成功的音乐会,除了歌者的实力,音响配置的科学性与技术团队的适配能力更是决定现场效果的关键。本文将以两位天后的新年音乐会为例,深入解析其现场扩声系统设计、设备选型逻辑以及声学调校策略,揭秘顶级演唱会背后“听得见的科技”。
一、音响系统的整体架构与设计理念
卓依婷与韩宝仪的音乐会虽同属新年主题,但风格差异显著:前者以甜美声线与现代编曲见长,后者则以复古情调与经典老歌为核心。因此,音响团队需针对不同曲风设计差异化扩声方案。
以2023年台北新年音乐会为例,现场采用L-Acoustics K系列线阵列作为主扩系统,搭配DiGiCo SD7调音台。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
- K系列线阵的垂直覆盖角度可精准控制,避免声能浪费,尤其适合室内场馆的均匀覆盖;
- SD7调音台的多通道处理能力(最高256路输入)可同时支持乐队、和声、特效音轨的复杂混音需求;
- “双系统冗余设计”(主备调音台实时同步)确保演出零事故风险。
韩宝仪演出时增加了V-DOSC低频扩展阵列,以强化《舞女泪》《无言的温柔》等经典曲目的厚重感;而卓依婷环节则启用了LA-RAK射频抗干扰技术,避免无线话筒与电子乐器间的信号串频。
二、关键设备选型与功能解析
1. 人声处理:从话筒到效果器的精密链路
卓依婷与韩宝仪均以人声表现力著称,因此人声链路的优化是重中之重。
- 话筒选择:韩宝仪使用Shure SM58(动态话筒)突出中频温暖感,卓依婷则选用Sennheiser SKM 9000(电容话筒)捕捉细腻高频;
- 效果器配置:通过TC Electronic M6000加载*板式混响*与短延迟,既保留人声原貌,又增强空间感;
- 动态控制:使用Waves插件实时压缩,确保高音爆发段落(如《恭喜发财》副歌)不破音,低吟部分(如《潮湿的心》)不失细节。
2. 乐器扩声:分层混音与频段管理
乐队配置上,卓依婷音乐会以电子合成器与鼓机为主,需突出节奏层次感;韩宝仪则搭配传统弦乐组,强调声部平衡。
- 电子音色通过Avid HD I/O接口直入调音台,利用多段动态均衡分离低频脉冲与中高频旋律线;
- 弦乐组采用点声源拾音法,每把乐器独立配备DPA 4099微型话筒,避免串音干扰;
- 低频部分使用dbx DriveRack PA2进行房间模式修正,消除驻波导致的“嗡嗡”声。
三、声场布局与调试策略
1. 线阵列的“黄金夹角”原则
为避免前排观众听觉压迫、后排声压不足的问题,音响团队采用J形吊挂布局:
- 主阵列以15°夹角向下倾斜,覆盖中前区;
- 侧补声阵列以30°水平扩散,增强两侧听感一致性;
- 地面摆放SB28低音音箱,形成“能量堆”支撑舞曲段落。
2. 实时监测与反馈抑制
为应对观众席移动导致的声场变化,系统搭载Rational Acoustics Smaart频谱分析软件,实时调整延时与相位:
- 卓依婷演出时启用自动反馈抑制器,应对其频繁的舞台跑动;
- 韩宝仪环节则手动设置高频衰减曲线,适配其标志性的气声唱法。
四、技术亮点的创新应用
1. 沉浸式声像定位技术
在合唱曲目《新年组曲》中,调音师通过L-ISA全景声系统实现人声“移动效果”:卓依婷声像定位于左,韩宝仪定位于右,随着旋律交织逐步向中心靠拢,营造“对话感”。
2. 智能无线频段管理
面对场馆内数百个无线设备(耳返、话筒、灯光控制),团队使用Wireless Workbench软件扫描空闲频段,并动态分配至*Shure Axient Digital*系列设备,确保信号稳定。
3. 环保声压级控制
为符合当地噪音法规,系统预设C加权声压峰值不超过105dB,同时通过*多段限幅器*保护听众听力。此举既满足《财神来到我家门》等嗨歌的热烈氛围,又避免长时间高分贝导致听觉疲劳。
五、观众体验与行业启示
从现场反馈看,卓依婷粉丝普遍称赞“人声如CD般清晰”,韩宝仪歌迷则感叹“仿佛回到80年代歌厅”。这印证了差异化配置的成功:现代流行乐需要高解析度与动态范围,经典老歌则依赖温暖的中频与适度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