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年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空气里弥漫着团圆与喜庆的气息。对于广场舞爱好者而言,这不仅是欢聚的时刻,更是展现活力与创意的舞台。如何用一支充满年味的舞蹈点燃节日氛围?卓依婷与韩宝仪的经典贺岁曲无疑是绝佳选择!两位歌手的音乐旋律轻快、歌词吉祥,既能唤醒几代人的回忆,又能激发编舞灵感。本文将围绕“新年广场舞教学”主题,以《恭喜发财》《财神到》等经典曲目为例,拆解编舞动作、提炼教学要点,帮助舞友们在春节期间跳出“年味儿”,舞出健康与欢乐!
一、卓依婷&韩宝仪贺岁曲:广场舞的灵魂旋律
卓依婷与韩宝仪是华语贺岁音乐的标志性人物,她们的歌曲融合了传统节庆元素与现代流行节奏,旋律明快、歌词朗朗上口,如《新年如意》《贺新年》等作品,既有民俗文化的厚重感,又具备广场舞所需的律动性。
例如,《恭喜恭喜》的副歌部分节奏鲜明,适合设计跳跃、拍手等互动动作;而《祝福你》的舒缓段落则可用于编排扇子舞或手绢舞,增强舞蹈的层次感。 选择这类曲目,不仅能唤起中老年群体的共鸣,也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实现“全龄共舞”的新年场景。
二、新年广场舞编舞核心:从音乐到动作的转化技巧
优秀的广场舞编导需兼顾音乐解析与动作设计,既要贴合旋律,又要符合大众体能特点。以下是针对贺岁曲编舞的三大原则:
节奏匹配:强弱拍与步伐的呼应
以韩宝仪的《财神到》为例,前奏部分的鼓点密集,适合设计小步快走+转身动作;主歌节奏平稳,可加入左右摆胯+手臂上扬的简单组合,凸显歌词中的喜庆氛围。歌词意象可视化
卓依婷的《贺新年》中,“鞭炮声声迎春到”可转化为双臂展开模拟烟花绽放;“家家户户乐陶陶”则可通过围圈牵手、旋转的动作表现团圆意象。这种设计让舞蹈更具叙事性,也便于学员记忆。安全性与趣味性平衡
新年舞蹈常需兼顾不同年龄层,避免大幅跳跃或复杂旋转。例如,将《新年好》的高潮部分设计为原地踏步+双手举过头顶摆动,既降低难度,又能调动全场情绪。
三、经典曲目编舞分解:手把手教学示范
案例1:《恭喜发财》——卓依婷版
适用人群:中老年群体,基础舞者
- 前奏(0:00-0:20):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配合鼓点左右轻微晃肩,预热身体。
- 主歌(0:21-0:50):
- 歌词“恭喜恭喜发大财”时,右脚向前迈步,右手模拟“递红包”动作,左手自然摆动。
- 重复段落改为左脚迈步,动作对称,保持节奏一致。
- 副歌(0:51-1:20):
- 四人一组围成方形,顺时针移动,双手做“花开”姿势(掌心向上,从胸前向两侧展开)。
- 每唱到“发财”,集体拍手两次+跺脚一次,增强互动感。
案例2:《财神到》——韩宝仪版
适用人群:有一定基础的舞者,追求活泼风格
- 间奏部分(1:30-1:50):
- 设计十字步+转扇动作:左脚向右前方踏步,右手持扇画圆;反之亦然。
- 注意扇面朝向观众,突出“财神送福”的视觉效果。
- 结尾高潮(2:30-3:00):
- 全体排成两列,交替向前做“波浪式”手臂摆动,模拟财神撒金元宝的动态。
- 最后定格时,左手叉腰,右手举扇过头顶,笑容饱满,定格3秒。
四、教学实战:让学员快速上手的三大秘诀
分段教学法
将舞蹈按音乐段落拆解为“前奏-主歌-副歌-间奏-尾声”,每段单独练习,最后串联。例如,先专注练习《贺新年》的扇子动作,再融入队形变化。口令与节拍器结合
初学时可用“1-2-3-4,转身-抬手”等口令提示动作,熟练后改为跟随音乐节拍器,逐渐脱离语言依赖。情景化练习
假设场景为“庙会游行”,让学员在练习中自然流露表情,避免僵硬。例如,跳《迎春花》时想象手持花束赠予同伴,增强感染力。
五、装备与安全:跳好新年广场舞的必备贴士
- 服装选择:推荐红、金配色的宽松唐装或运动服,搭配软底舞蹈鞋,避免滑倒。
- 道具运用:扇子、手绢、灯笼等道具可增加视觉效果,但需提前练习防脱手技巧(如扇柄系腕带)。
- 热身与放松:冬季气温低,务必进行10分钟关节拉伸(重点活动踝关节、膝关节),结束后用热敷缓解肌肉疲劳。
六、创新与传承:让贺岁舞蹈焕发新生命
传统贺岁曲的编舞不应局限于固定模式。可尝试以下创新:
- 融合现代元素:在《新年快乐》中加入爵士舞的“隔离(Isolation)”动作,增强时尚感;
- 跨代际合作:邀请年轻舞者设计“国风街舞”片段,与长辈的经典动作形成反差萌;
- 短视频传播:录制短小精悍的15秒舞蹈片段,添加#新年广场舞挑战#标签,吸引更多网友参与。
写在最后